-
【2022年巴中招商】巴中 “一件事一次办”:政务改革提速便民
巴中 “一件事一次办”:政务改革提速便民 一、专窗布局:覆盖三级政务体系 巴中市为优化营商环境,深化 “一件事一次办” 改革,全市建成 “一件事一次办” 专窗 209 个,实现市、县、乡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全覆盖。专窗聚焦企业和群众高频事项,涵盖 “企业开办”“二手房交易”“社保转移” 等 30 个主题集成服务,累计编印办事指南 3.8 万余份,受理事项 24 万余件,平均办事时间缩短 60%。 在市级政务服务中心,“企业开办专窗” 整合工商、税务、银行等 7 个部门服务,实现营业执照、印章刻制、银行开户等 6 个事项 “一表申请、一窗出件”,最快 2 小时办结。巴州区 “二手房交易专窗” 联动自然资源、税务、住建等部门,推行 “缴税、过户、领证” 同步办理,群众跑动次数从 4 次减至 1 次,材料提交量减少 70%。 二、改革举措: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时限 巴中市通过三项创新举措提升服务效能: 流程再造:对 “新生儿出生一件事”,整合出生医学证明、户籍登记、医保参保等 7 个事项,实现 “线上申请、线下邮寄”,全市年均办理超 1 万件,群众满意度达 98%; 数据共享:打通公安、民政、卫健等部门数据壁垒,“社保关系转移” 事项通过数据互通,办理时限从 15 天压缩至 3 天; 帮办服务:为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 “一对一” 帮办,2021 年累计服务超 2 万人次,上门办理事项占比达 30%。 三、成效与挑战 改革实施以来,巴中市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:企业开办平均耗时从 5 天降至 1 天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从 120 天压至 60 天,群众办事 “最多跑一次” 实现率达 95%。但仍面临基层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、部分事项数据互通不彻底等问题,例如 “跨县医保转移” 仍需人工核验部分材料,办理周期较长。 四、未来方向:智能化与标准化升级 巴中市表示,2022 年将重点推进两项工作: 智能化改造:上线 “巴中政务服务” APP,推出智能导办、预约排队等功能,实现 80% 以上事项 “掌上办”; 标准化建设:制定《“一件事一次办” 地方标准》,统一事项名称、办理流程和材料清单,确保全市无差别受理、同标准办理。 通过持续深化改革,巴中力争 2023 年实现政务服务 “一网通办” 率超 90%,成为川陕革命老区政务服务标杆城市。
2022-03-14
-
【2022年南江县招商】南江县 “红黑榜” 制度倒逼招商突破 一月一通报压实责任
南江县 “红黑榜” 制度倒逼招商突破 一月一通报压实责任 南江县以 “投资促进突破年” 为抓手,建立招商引资 “红黑榜” 制度,实行 “一月一通报、一季度一考核”,倒逼各级各部门压实责任、精准招商,推动招商工作从 “粗放型” 向 “实效型” 转变。 一、责任压实:“一把手” 挂帅与全员攻坚 明确各级 “一把手” 为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,建立县级领导 “一对一” 挂联在谈项目机制,2022 年首批 10 个重大项目由县领导牵头对接,涵盖文旅康养、绿色食品等领域。同时,将年度招商任务分解至 38 个部门和乡镇,实行 “清单化” 管理,每月通报进度,一季度未达标的单位主要负责人需作检讨。 在重点区域布局上,组建粤港澳、长三角、京津冀 3 支驻点招商队,每队配备 5 名专业人员,2022 年一季度驻点招商队带回有效项目信息 23 条,促成投资 12 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。 二、精准招商:政策红利与产业延链 梳理东西部协作、乡村振兴等政策优势,靶向招引劳动密集型和绿色产业项目。2022 年一季度,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引进浙江企业 3 家,投资超 8 亿元,涵盖纺织、电子元件等领域。同时,紧扣全市 “1+3” 和全县 “1+1” 产业布局(文旅康养 + 绿色食品),开展延链招商,引进某食品企业投资 5 亿元建设深加工基地,带动本地中药材种植产业链升级。 针对龙头企业实施 “磁性招商”,成功签约某文旅集团投资 20 亿元开发光雾山景区,项目涵盖民宿集群、研学基地等,预计年接待游客增长 50%。 三、考核激励:红黑榜倒逼效能提升 “红黑榜” 将招商实效与干部考核挂钩,一季度综合排名前 3 的单位获 “流动红旗”,后 3 位的单位亮 “黄牌”。2022 年 3 月通报显示,某乡镇因成功招引投资 8 亿元的农旅融合项目获红榜表扬,某部门因项目储备不足被黑榜警示。 参考资料显示,南江县 2021 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 100 亿元,同比增长 15%;2022 年实行新机制后,一季度签约项目 11 个,总投资超 50 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 30%,招商效能显著提升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巴中招商】巴中市全力推进 "投资促进提升年" 以精准招商推动后发赶超
巴中市全力推进 "投资促进提升年" 以精准招商推动后发赶超 一、工作大会部署:明确投资促进新方向 巴中市召开 "投资促进提升年" 工作大会,提出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抓细抓实各项部署,以精准沿链招商为重点,突出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 "两手抓",努力实现招引目标、提升招引精准度,推动巴中市经济后发赶超。 会议明确了围绕全市 "1+3" 和县区 "1+1" 产业定位开展招商工作。"1+3" 产业定位即聚焦一个主导产业,培育三个特色优势产业,各县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确定 "1+1" 产业定位,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。通过明确产业定位,靶向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和企业,提高招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。 二、招商策略与举措:突出重点与创新方式 巴中市紧盯北、上、广、深等重点城市和京津冀、珠三角、长三角、成渝等先发区域,实施靶向引进策略。这些地区经济发达,产业资源丰富,拥有大量优质企业和项目,是巴中市招商引资的重点目标区域。通过在这些地区设立驻点招商机构,开展常态化招商活动,及时捕捉投资信息,对接企业需求,提高招商效率。 突出链长带头,落实主导产业链长制,按照 "六个一" 要求带头走出去招商。产业链长制是巴中市为加强产业链招商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,通过由市级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,牵头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,开展招商活动,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,推动产业链延链、补链、强链。"六个一" 要求即一个产业链、一位链长、一个工作专班、一个发展规划、一个招商图谱、一批重点项目,确保产业链招商工作有序推进。 三、优化营商环境:打造投资兴业新高地 巴中市以 "全省最优、全国一流" 营商环境要求自我加压,大力推行 "一网通办"" 巴中跑团 "代办等服务机制,主动服务企业和项目。" 一网通办 "通过整合政务服务资源,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,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;" 巴中跑团 " 代办服务则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,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、建设等过程中的难题,缩短项目落地时间。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吸引投资的关键,也是推动巴中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通过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建设,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,营造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市场环境,增强企业投资信心,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落户巴中,以投资促进大提升推动后发赶超大发展。
2022-02-14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